唯睿20周年系列 | 寇莹洁:我与唯睿 — 昨天、今天、明天
2020.07.16
我与唯睿的缘分,开始于2001年。
那一年我计划从当时的工作单位,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离职。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银行工作了两年多以后,明显感觉到,无论是继续在法律部门深耕,还是转行做信贷,发展的路径和前景都不符合自己的预期,重新选择已势在必行,但前路在哪里,却并不清晰。当时的我,对律师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也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
机缘巧合,和唯睿的袁主任见面聊了一次,新人、新所、新行业,带给我一种新鲜的吸引,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决定加盟唯睿。
没有想到,自己就此在律师行业扎下了根,和唯睿的缘分也持续了这么多年。
唯睿这二十年,也是中国律师行业飞速发展的二十年。我参与了唯睿的发展,也见证了律师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我刚开始执业的年代,虽然不是“一本民法通则打天下”那么夸张,但当时绝大多数的律师确实是什么类型的业务都接,来者不拒,也就是俗称的“万金油”律师。
在这方面,唯睿是比较幸运的,我个人也是比较幸运的,在这个行业立足之初,承接的业务绝大部分是商事诉讼及公司非诉业务,在这个基础上唯睿所慢慢确立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并且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品质和服务水准。
回头看唯睿的发展之路,恰恰契合了整个律师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年每天都是忙不完的工作,难得静下心来仔细梳理和回顾,一时之间,感慨颇多。
我国恢复律师制度,是以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为标志。
最开始设立的是法律顾问处,后来逐步改称为律师事务所。很长一段时间里,律师事务所都是国办所,1988年才开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试点工作,直到1993年,国务院批准了司法部《关于深化律师工作改革的方案》,律师才由“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公职身份转变为“社会法律服务者”。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律师法》,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才逐渐发展起来。
1980年到2000年这二十年,是律师行业的起步阶段,业务量、从业人数跟现在比都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市场化程度也不高。
2000年到2020年,是律师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律师事务所的数量、执业律师的数量,每年都大幅增加,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都与日俱增,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法律服务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唯睿所于2000年成立,可以说恰逢其时。
唯睿所成立之初,和当时大多数事务所的生存模式差不多,业务来源主要是合伙人的社交圈子,以熟人介绍为主,所里的律师也都是提成律师,每个人的收入都和承办的业务直接挂钩。
但是相比其他所,唯睿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比如合伙人会把业务分给提成律师,没有案源的律师可以得到律所的支持。
事务所对律师完成业务的质量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和把控,律师之间的业务讨论和交流也比较多,不像当时的很多所非常松散,律师都是个人顾个人,事务所就是一个对外的招牌和开票的平台。
唯睿从开始就是一个重视专业、专业氛围比较浓的事务所,这也为唯睿后来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和土壤。
虽说唯睿早期承接的多为公司客户的商事业务与唯睿初创合伙人的背景、资源有关,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对于业务范围和方向,唯睿是做了取舍和选择的。
事实证明,随着法律服务市场的细分,“万金油”律师慢慢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当事人对律师的专业能力、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倒逼整个律师行业的专业化。
而唯睿,比较早就确定了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化探索,建立了业务学习、案件讨论、模拟法庭、课题研究等制度,有规范的诉讼、非诉业务流程,有事务所统一的法律文书写作标准。
这些都保证了唯睿的服务品质,使得唯睿在客户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专业领域的不断细分,单打独斗模式已不适应事务所的发展需求,事务所内部的分工协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事务所因发展需要不断招纳新人,如何让新人快速成长并保证唯睿一贯的专业水准和服务品质,也成为考验唯睿的新课题。经过合伙人的反复思考和讨论,大家达成了团队化发展的共识。
现在唯睿的合伙人、高级律师都可以带团队,每个团队有自己的专业定位,年初制定年度计划,年末进行业务考核,通过团队完成老带新,团队成员形成合力,团队之间既有相对明确的分工,也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对事务所的专业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律师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技术融入法律、驱动法律。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大数据和可视化。从原来买一套套的法规汇编、案例选,发展到现在的各类数据库,给律师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扩大了律师的搜索空间和视野。进行法规及案例检索并制作检索报告,已成为唯睿律师承办案件的必要程序。而各种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律师以图、表等方式可视化描述案情、表达观点成为可能。
唯睿鼓励律师、并且为律师创造条件,去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在技术化方面,唯睿虽不是引领者,但确是践行者。唯睿先后尝试过不同的律所管理系统,以实现对事务所业务流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以及知识管理。
现在唯睿的每位律师都可以熟练使用事务所的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完成业务立项、审批、任务分配、工时记录等工作,并将各项业务、各个阶段的工作成果上传至系统,实现事务所内部的共享。
专业化、团队化、技术化,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过来,成就了唯睿的今天。而我,在唯睿,也从懵懂的新手律师,成长为成熟的专业律师、合伙人、管理者、团队负责人。
我们回顾昨天,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明天,接下来,唯睿要在企业文化、律所品牌、传承发展等方面更多地花心思、下功夫,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心有所向,未来可期,期待唯睿的下一个二十年!